机械-印刷业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融合思维激发印刷文化活力
发布时间:2021-10-25 16:18:37
阅读:次
来源:胶条厂家
【中国包装网讯】又是1年两会时,春和景明听政声。1年1度的全国两会时间如约而至。今年的两会是换届的大会,新1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首次亮相,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和雅昌文化团体董事长万捷入选第103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不同意拆房子能强拆吗,引得印刷从业人员很是关注。笔者通过仔细研究他们的提案发现,他们所关注的热门正是古老印刷与出版的文化融会和现代印刷产业的延伸拓展。
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4大发明之1,为出版文化的繁华发展提供了最源头的技术支持。在出版文化的历史长河里,印刷文化始终伴其成长。
在此次两会上孙宝林提出的出版博物馆建设,正是对印刷文化的进1步延伸,追根溯源,将其所提倡的大印刷文化进1步在历史的源头上进行融会。
不论是中国图书发展史,还是古代出版史,印刷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印刷和出版紧密相连。到今天,印刷不单单是1门技术,更是1种文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说孙宝林的提案是印刷与出版的文化融会,是1种时间维度上的纵向深化,那么万捷所提出的关于净化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环境的提案则可以看出现代印刷企业的延伸拓展,是现代印刷业“去哪里”的生动体现。
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与商业模式的变革,富含灿烂文化的印刷业如何与时期同频共振?在这1点上,雅昌是典范,其继承了印刷的优秀文化,将印刷与现代科技进1步融会拓展,让印刷的加工属性转变成艺术服务属性。两会上,万捷提出的净化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环境看似与印刷业的关联不大,但其背后传递了印刷与版权之间的关系。印刷企业如何向“文化+”转型,雅昌模式是路径,版权保护则是红线哪些违章建筑可以不拆除。